新時代各地面臨的一個重要課題,就是推動本地自然和文化資源創造性轉化,以助推文旅產品迭代升級。山東給出的方案是,對文旅資源堅持保護為主的基本策略,同時結合新的時代審美進行創新性發展。近年來,齊魯大地一方面保護文化生態,為群眾營造舒適的生活環境;另一方面以融合理念發展旅游業,增強游客體驗。無論一個文旅項目預期經濟收益多高,只要與當地自然和文化生態保護相悖,就不會上馬建設。保護生態為人民,傳承遺產為子孫,是山東文旅系統發展文旅產業的底線。
開發是一門“技術活”
金秋時節,泉城濟南天朗氣清。慕名而來的游客在百花洲歷史文化街區感受著泉水的清澈與古城的厚重?!敖謪^還有常態化非遺攤位展示,這讓我很驚奇?!庇慰屯跞庹f。王全衡上次到濟南是在7年前,與那時相比,百花洲蛻變成了濟南名副其實的文化名片,民俗展演、遺產展示與百姓的生活交織在一起,讓人目不暇接。
百花洲歷史文化街區是濟南古城建設的重要部分,總建筑面積有2萬平方米,設立非遺展館等6個功能區。如今,街區年接待游客量超4000萬人次。
近年來,濟南市在增強開放吸引力上做文章。依托高端節會活動展現城市新形象,近兩年成功舉辦中國非遺博覽會、中國國際文化旅游博覽會、濟南國際泉水節、濟南國際雙年展、全國圖書交易博覽會等30多項重大文旅活動,受到國內外媒體持續關注。目前,全市每年舉辦旅游節會活動120余項。
同時,濟南大力實施強省會戰略,發起成立山東黃河流域城市文化旅游聯盟、省會經濟圈博物館聯盟,建立省會經濟圈文旅產業協作機制,啟動實施圈內城市文旅一體化發展“十個一”工程,圈內城市游客互游率達到60%以上,同城化進程不斷加快。
在臨沂市,紅色文化的保護性開發成為旅游業發展的“潛力股”。當地把沂蒙精神元素融入旅游中,依托豐富的革命文物,大力發展紅色旅游、紅色研學,挖掘紅色故事、創作文藝精品。過去幾年,全市發展紅色景區26家、紅色旅游村30個,把柳琴戲《沂蒙情》等一批紅色演藝推向市場。
好生態就是好線路
“近些年業內經常討論,旅游好線路的標準是什么。我們認為,標準千萬條,最根本的是保護好當地的自然和文化生態?!睘H坊市文化和旅游局黨組書記、局長權文松告訴記者,濰坊抓住深度融合這個文化旅游發展的關鍵,充分發揮濰坊歷史文化、革命文化、民俗文化等資源優勢,加快“文旅+”步伐,統籌資源、跨界融合,大力培育文化體驗游、紅色教育游、康養體育游、鄉村民宿游等文旅融合新業態,加快形成以文塑旅、以旅彰文的新格局。
今年濰坊市結合慶祝建黨百年,依托王盡美烈士紀念館、渤海走廊革命斗爭陳列館等,推出18條紅色旅游精品線路;依托樂道院濰縣集中營博物館,成功創建為繼南京之后國內第二個“國際和平城市”;實施國家級齊魯文化(濰坊)生態保護區提升工程,利用72項省級、17項國家級、2項聯合國非遺項目,推出十笏園非遺空間、楊家埠民間藝術大觀園等非遺旅游項目,創建“聯合國手工藝與民間藝術之都”;充分發揮南部山區資源優勢,以沂山、仰天山、云門山、城頂山等為龍頭,打造了“齊魯天路”自駕游、淹子嶺房車露營基地、九龍峪民宿等一批休閑旅游精品。
綠水青山和對本地文化資源的原生態保護是推動文旅融合高質量發展的基礎?!笆濉睍r期,山東各地充分發揮文化旅游資源豐厚的優勢,積極對接重大國家戰略和重大文化工程,下大氣力開發培育精品線路、精品景點,加大文創產品開發和品牌宣傳推廣力度,著力優化服務、惠企惠民。
葡萄酒文化是煙臺最亮麗的文化名片,當地為此打造了丘山谷、瀑拉谷、張裕葡萄酒小鎮集聚區,塑造了葡萄酒旅游新業態。海洋文化是煙臺最悠久的文化名片,煙臺近些年相繼打造了長島媽祖文化節、漁燈節等,建設了國家沙灘體育健身基地、連理島水上體育產業基地等一批海上運動項目。
關鍵還得游客點頭
立足新發展階段,完整、準確、全面貫徹新發展理念,積極主動服務國家構建新發展格局,為山東文旅產業發展帶來了前所未有的歷史機遇。
地處膠東半島東北部的威海市,既有“千里海岸線、一幅山水畫”的優美自然風光,又有紅色膠東、老洋房、海草房、古村落等歷史人文景觀。過去,這些資源一直分散零碎、單打獨斗,開發利用效率不高。2020年以來,威海在國內首創非高速公路標準化建設運營模式,打造了全長1001公里的千里山海自駕旅游公路,既有海、灣、灘、島等“?!币粭l線,又有昆崳山、馬石山等“山”一條線,繪就一幅全域“山水畫”。這條路,既把全市90%的景區、景點、民宿、驛站、溫泉、海洋牧場等串聯起來,還融入了80個鄉村振興樣板片區。這條路是旅游路,更是致富路。
以讓游客滿意為出發點和落腳點,德州市加強頂層設計,高標準編制了《德州市“十四五”文化和旅游發展規劃》。啟動《大運河(德州段)文化旅游融合發展規劃》編制工作,將旅游大項目建設作為核心內容,進行重點包裝策劃。同時,當地統籌做好各縣市區、重點片區等文化旅游發展規劃,形成指導全市旅游項目建設、推動旅游產業高質量發展規劃體系。強化旅游項目用地支持,將旅游發展需求納入土地利用總體規劃、城鄉規劃統籌安排,每年度土地利用計劃向旅游領域傾斜。
菏澤市文旅資源豐富,非遺數量位居全國地級市第三位,但多數呈現散亂狀態,缺乏核心競爭力。為扭轉這一局面,菏澤堅持以文塑旅、以旅彰文,著力推動全市文旅資源轉化為特色景區和產業集群;圍繞創建紅色旅游品牌,當地深挖菏澤紅色故事,建設魯西南戰役指揮部舊址紀念館、紅色湖西教育基地、曹縣“紅三村”等一批紅色場館和景區,全力打造魯西黨性教育基地和紅色旅游目的地;圍繞創建“黃河入魯”品牌,策劃打造黃河類項目14個,總投資超190億元。一系列舉措將當地文旅資源有機結合,發揮出集群優勢。